信息详情
全市警务辅助人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查阅次数:5298次]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9日]
       为缓解公安警力不足的矛盾,昆山市从2004年起建立了由政府出资、公安部门使用管理的警务辅助人员队伍。目前,全市共有各类警辅人员7458人,成为辅助人民警察维护社会治安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缓解警力不足矛盾、节约行政成本、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作用显著。 2012年,苏州出台了《苏州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这是全国首个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的地方政府规章。明年是昆山警辅队伍成立十周年,警辅队伍建设如何立足我市政法工作实际,探索研究卓有成效的管理举措,是当前我市政法工作的一项紧迫工作。为此,市委政法委将警辅队伍建设作为今年政法队伍建设的一个调研重点,对全市警辅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近年来,围绕“像管理民警队伍一样管理警辅队伍,像重视民警队伍建设一样重视警辅队伍建设”的思路,我市在警辅队伍管理工作中积累了良好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建立健全了人力资源优化、教育培训完善、待遇保障到位、警营文化构建等各项长效管理机制,有力推动了全市警辅队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是严把进出关口。严把警辅招录关,市镇两级都建立统一招录标准,制定用工、续签、解除劳动合同工作流程;严格日常管理,制定和落实《昆山市警务辅助人员队伍建设管理规范》、《昆山市警务辅助人员队伍“三项制度”》,并建立公安局、管理科室、用人单位三级管理督查体系;畅通警辅出口关,严格执行警辅辞退制度,并建立被辞退、解聘警辅“黑名单”库,对年龄较大,不再适合担任警辅岗位人员,交流置换到保安、城管等岗位。同时,对优秀警辅人员,纳入市镇两级后备人才库,择优转录为村、社区和其他部门工作人员,部分被提拔到中层领导岗位上。目前全市警辅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文化素养和政治素质较高:7458名警辅的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35岁以下的占85%以上,高中以上文化占88%,其中大专1674人、本科243人。2004年以来,共有1021人接受谈话教育,403人被黄牌警告,297人被解聘辞退,177人被推荐到村、社区和其他部门任职,60名“大龄”队员被交流置换到保安、城管等岗位。
       二是完善培训体系。建立岗前培训、脱岗培训、晋升培训、骨干培训、菜单式培训等“五训”和学习月考核、大练兵考核、民主测评考核等“三考”培训体系,针对新招录警辅、骨干警辅、助理警辅长、警辅长以及违纪违规的警辅进行分类培训考核。明确警辅岗位层级晋升必考规定,对考试不合格的暂缓晋升。2004年以来,市、镇两级组织培训124期,培训辅警7447人次。仅2013年全市就组织了5批共723余名骨干进行了专业培训。
       三是注重待遇保障。建立完善了市镇两级经费保障分担制。市、镇两级财政每年投入资金约3亿余元,用于警辅队伍的组织、管理、装备、工资、福利等开支。警辅工资待遇逐年提高,由2004年的人均经费2万元,增加到今年的4.5万元,部分乡镇还在此基数上加大对警辅奖励金和劳保福利待遇的专项资金投入。目前,全市警辅个人年均收入接近5万元,部分乡镇中队达到6.5万元,全部办理了“五险一金”。
       四是构建警营文化。每年组织开展“十佳治安辅助人员”、“十佳班组长”、“十佳协管员”、“十佳保安”评选及“警辅之星”表彰活动,并在昆山公安网上开辟治安警辅管理网站,创办警辅专刊杂志《剑之光》,成立警辅文艺联合会,在加强对警辅正面宣传的同时,注重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多名警辅被市民评为“感动昆山道德模范人物”,激发了警辅的荣誉感和工作热情。
       扎实有效的管理举措推动了警辅队伍不断发挥作用,2004年以来,全市警辅共协破刑事案件7077起,协查治安案件26347起,协助或直接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员67899人,其中网上逃犯712人,调处各类纠纷62537起,制止现行违法犯罪22553起,救助民众38431起,缴获赃款物折价4405.3万元;有10223名(次)辅警受到县市级以上表彰,有132人因工负伤,其中伤残28人。
       但是我市警辅队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保障和激励措施缺失,工作积极性不高。虽然近年来我市警辅队伍收入逐年提高,但是相对于物价增幅、工作强度和职业风险来说,警辅的整体收入还是较低的。再加上缺乏配套的考核奖惩机制,警辅待遇不能与其工作表现、工作年限有效挂钩,因此部分警辅心理失衡,工作懈怠,甚至离职和转岗。每年我市因待遇收入问题导致警辅人员流动的比例达到3%左右。
       二是发展和上升空间缺失,制约可持续发展。虽然市镇两级积极探索拓宽了警辅的发展通道,但是只是部分区镇解决了少数特别优秀的警辅出路问题,“干警辅没有奔头”的观念还是普遍存在。警辅队伍发展已近10年,一些“大龄”警辅人员如何合理转岗、退休以后待遇较低的问题也不断显现,这些问题都制约了警辅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职业化管理机制缺失,社会形象素质不高。警辅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度较低,队伍的临时性特征明显。一些年轻人把警辅当做工作过渡性跳板,或是找到正式工作前的社会实践。每年主动辞职人数多,队伍不稳定导致警辅工作缺乏延续性,难以培养出较多的熟悉情况、精通业务的人员。由于缺乏事业归属感,警辅队伍存在精神不振、作风散漫、言谈举止粗俗随意、对待群众态度生硬等现象,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
       四是信息交流和共享缺失,区域发展不平衡。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由于缺乏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警辅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差距:发展不平衡,各区镇对警辅队伍管理重视程度不一,规范化管理力度有差异,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不能得到借鉴和交流;各区镇警辅收入待遇有差别,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存在;警辅招录区域范围设置不尽合理,某些区镇存在警辅招录难的现象。
       警辅队伍成立9年多来,其在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彰显,成为平安昆山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肯定警辅队伍作用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正视其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并且对今后一段时间警辅队伍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谋划,从源头上预防和规避问题的发生,确保警辅队伍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应致力探索警辅队伍发展的三个方向。
       一是规范化管理,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按照《苏州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警辅队伍管理。一是在用人机制上,严把“进口关”、畅通“出口关”,着力从源头上提高队伍素质,在“出口”环节上,坚持“零容忍”,对违法违纪的警辅人员坚决、及时清理出队伍。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切实发挥公安机关警辅管理机构整体统筹,用人单位日常管理,纪检监察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内部管理体制。同时,把管理警辅队伍的责任层层分解,推行警辅管理问责制,传承“一带一,一对红”队伍建设传帮带的好经验,确保每名警辅都有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去教育、管理、监督,同时积极探索警辅自我管理体系,切实把警辅队伍管理工作抓细抓实。三是深化自查自纠,严肃队伍纪律作风。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工作,建立健全警辅教育培训和苗头性问题预警机制,对队伍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组织自查自纠和教育警示,确保苗头性问题及时整改,防止发生违法违纪问题。
       二是职业化谋划,推动科学持续发展。积极探索警辅职业化道路,改变警辅“临时工”观念,为警辅工作谋划职业前景,推动警辅队伍科学持续发展。一是实行层级管理,调动工作积极性。对照《苏州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中提出的“实行层级晋升”和“设立岗位标准和调整机制”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我市警辅队伍等级化管理规定,并与工资和职业级别挂钩,借鉴淀山湖、长江派出所的警辅层级管理办法,切实解决警辅上升空间问题。二是做好人才选拔,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参照张浦镇、周市镇建立人才后备库和形成人才激励选拔制度的做法,积极争取组织人事部门支持,建立警辅后备干部人才库,并制定优秀人才选拔办法,形成全市性的指导意见,在入党、晋级培训等方面畅通绿色通道,鼓励警辅轮岗交流,择优推荐优秀人员到村、社区任职,特别优秀的提拔到中层干部岗位上,从而增强警辅工作岗位的吸引力,吸收更多优秀的人员进入这支队伍。三是安置大龄队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随着警辅队伍的发展,一些年龄较大的队员已经不能再适应警辅工作岗位,必须对其进行合理安置,在维持其原有收入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正确劝导,分流到城管、保安等工作岗位上。探索建立退岗人员再就业渠道,切实解决其后顾之忧。
       三是品牌化打造,提升形象增进认同。一是加大表彰奖励力度。根据各用人单位日常考核和年终评定,对优秀的警辅进行表彰奖励,继续评选警辅之星、五十佳警辅,推广警辅工作室,积极培育警辅岗位能手,切实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二是积极选树先进典型。警辅管理职能科室要积极收集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刊发信息、简报,并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及时掌握有关警辅队伍的网络舆情,及时进行答复。三是大力培育警辅文化。积极开展警辅队伍的日常养成教育,着重强调着装、礼仪等方面的规范,从整体上提升警辅队伍的形象。大力开展警辅队伍文化建设,适时组织开展业务技能比武、体育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优秀文化熏陶人,以典型事迹激励人,以光明前景鼓舞人,为平安昆山,法治昆山,和谐昆山建设作出积极贡献。